广陵街道:“三治融合”铺就乡村振兴幸福底色-凯发官网入口

广陵街道:“三治融合”铺就乡村振兴幸福底色
  信息来源: 广陵街道  发布时间:2025-07-16  浏览次数:

   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,广陵街道紧紧围绕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二十字方针,以“三治融合”为抓手,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,构建了多方主体协同参与的乡村治理共同体,一幅治理优、生活美、群众乐的幸福和美乡村治理图景徐徐展开。

    自治强基,票决激活发展动能

    去年9月,该街道长亭村两委创新工作思路,与辖区规上龙头企业安徽康利亚股份有限公司建立结对帮扶机制,共同推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。

    “过去农田灌溉‘最后一百米’是个大难题,现在可不一样了!”村民陈宏平指着新修的灌溉渠说。该街道通过选民代表会议制度,实施了民生实事票决制,在长亭村投入300多万元,衬砌渠道900米,配套建设泵站13座,彻底解决了4000多亩农田的灌溉难题。与此同时,还在白塔河北岸安装了120盏太阳能路灯,硬化村组道路1200米,实现了“田成方、渠成网、路相通、灯明亮”的农村新景象。

    “我们建立了‘企业出资 村民投劳 集体管理’的共建模式。”长亭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董来有介绍,通过村民议事会讨论决定项目优先级,企业提供资金支持,村民参与建设监督,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。2024年,该模式带动村集体增收近10万元,村民人均收入增长20%。

    德治润心,倡树移风易俗新风

    走进祝涧村,一幅醒目的移风易俗主题喷绘作品格外引人注目。这是该村推进移风易俗、培育文明乡风的重要举措。

    “以前村里红白事大操大办,现在有了新规矩。”祝涧村村民、老党员刘学贤说。该街道祝涧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制定了《红白事办理标准》,倡导彩礼不超过5万元,宴席不超过20桌,礼金不超200元,并成立红白理事会监督执行,推动了移风易俗有规可依,倡导推行,着力除陋习、去陈规,切实减轻群众负担。

    为巩固成效,祝涧村创新推出“文明积分制”。村民参与环境整治、志愿服务、文化活动的行为都可以获得积分,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。现在争积分、比文明成了新时尚。”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钱晓军说。近年来,全村每年节约红白事开支近30万元,红白事大操大办现象基本杜绝,先后评选出文明家庭、孝亲之家6户。2024年,全村a级以上信用户占比82.1%,其中3a级信用户106户。

    法治护航,提升乡村治理效能

    近日傍晚,在白塔河畔的长亭村田间地头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法治夜话”正在进行。村民们围坐在村委会前的空地上,听法律顾问讲解土地延续承包纠纷的解决之道。近年来,该街道落实“一村一法律顾问”制度,将法律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。法律顾问不仅定期驻村提供咨询,还参与村规民约的制定修订,从源头上预防矛盾产生。在祝涧村,法律顾问帮助完善了土地流转合同范本,规范了流转程序,使该村土地纠纷同比下降了60%。

    “以前,有点事就吵吵嚷嚷,现在知道找法律顾问评理了。”祝涧村村民老张感慨道。该街道针对乡村常见的邻里纠纷、家庭矛盾等问题,构建了人民调解、行政调解、司法调解衔接联动的多元化解机制,成立了由驻村律师、乡贤、离任村干部组成的调解专家库。

    如今,“不伤和气又解决问题,比打官司强多了”已成为村民们的共识。2024年,该街道依托“广善邻”人民调解队、党员中心户等,排查矛盾纠纷514件,及时化解508件,化解率98.83%。

    乡村要振兴,治理有效是基础。下一步,广陵街道通过“三治融合”方式聚民心、沁人心、筑同心,真正把群众从“和美乡村”的享受者变为创建者、守护者和监管者,构建共建、共治、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,为乡村振兴提供治理范本。

主办单位 天长市委宣传部 皖icp备:13017952号-2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:34120200005 联系凯发官网入口:0550-7771220
凯发官网入口的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、建立镜像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50-7771220
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:tcswxb@126.com
网站地图